7月4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马苗金看望慰问“碶上匠心·艺启新苗”“数字赋能·银龄跨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团队学生送上慰问品。校团委、相关学院负责人陪同慰问。
马苗金一行首先慰问了建筑与艺术学院“碶上匠心·艺启新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并与团队成员及校社双方代表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会上,坝头社区党委书记陆玮介绍了项目背景,团队指导老师王思睿详细汇报了实践开展情况。随后,校社双方代表共同完成了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学生代表高佳佳分享了扎根北仑坝头社区调研“碶上墩”历史的收获与感悟。马书记充分肯定了校地共建实践模式的重要意义,指出这种合作既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地方文化传承注入了专业力量。并对实践团队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深入挖掘“碶上墩”500年历史,系统梳理变迁脉络,形成权威资料;二要传承古代工匠精神,探究先人智慧,融合现代设计;三要创新文化传播形式,通过文创开发、数字媒体等方式活化地域文化。
随后,马苗金一行前往慰问人工智能学院“数字赋能·银龄跨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团队师生进行亲切交流,实践团成员分享了过去一周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过程中的感动与收获。马书记高度肯定了人工智能学院连续四年在大碶街道学苑社区老年协会开展数字助老服务的显著成效,并寄语实践团队,一要“以耐心传道”,在反复教学中彰显尊老爱老的真情;二要“以创新赋能”,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适老化的数字资源;三要“以机制拓面”,打造常态化、覆盖广的数字助老服务体系。
据悉,今年暑期,团委组织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立项校院两级重点团队46支,组织3000余名宁职青年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入基层,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